现在听到"疫情"这个词,大家有没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仿佛在翻一本三年前的旧日历。
然而,我们的身体似乎还没收到"危机解除"的通知。最近,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趋势:新冠大流行后,全球癌症发病率显著上升。
1
医生聚会发现惊人现象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令人皱眉的现象:新冠疫情过后,癌症的发病率竟然也悄悄往上爬了,而且还很诡异。
事情要从美国一个癌症医生小圈子的午餐聚会说起。这不是普通的“饭圈”,他们平时聚一聚,是为了分享治疗心得、交流病例。这次聚会的组织者是当地血液与癌症关怀协会的CEO——Kashyap Patel。

他分享了一个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案例:一位四十多岁的男病人竟然得了胆管癌——这可通常是七八十岁老年人才会遇到的病。
更诡异的是,席间的其他医生纷纷表示:他们最近也遇到过类似的年轻患者。这不是一个病例的问题,可能是一个趋势的问题。
结果呢?不到一年,这个饭友小团体中,就陆续接诊了七个类似的病例。Patel感叹:“我干了二十多年,还真头一回见这种事。”另一位肿瘤医生Asutosh Gor也直言:“我们都惊呆了。”
更离谱的还在后面。有些病人几乎同时被诊断出多种癌症,而且不是癌症转移哦,而是“独立发病”;还有十几起罕见癌症的新发病例也陆续出现。

比如,一对夫妻——Bob Krall 和 Bonnie Krall。先是Bob被诊断出罕见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这种病在十万人中才四五个;几个月后,他又查出肺癌。
与此同时,他的妻子Bonnie也被查出腹部有恶性囊肿。巧的是,他们俩都曾感染过新冠,甚至有几位邻居也是“先得新冠,后得癌症”,而且还是同一种类型的癌症。
Patel诊所的统计更让人不寒而栗:超过15名患者被发现患有两种以上癌症,约35人罹患罕见癌症,还有15对夫妇几乎同步得了不同类型的新癌症。而其中很多人,都曾得过新冠。

虽然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新冠病毒能让细胞癌变,但一些医生已经开始怀疑:这两者之间,真就一点关系都没有吗?
初步研究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释,比如新冠感染会引发体内持续性的炎症反应,而这种“慢性火烧模式”从理论上说,有可能刺激癌细胞生长。有的尸检数据显示,死于新冠的患者体内出现了组织提前老化的情况;还有研究指出,新冠病毒可能会干扰抑癌基因的正常功能,同时引发全身性炎症,波及肺、胰腺、结肠等器官——这些部位也正是癌症的高发地带。
所以,新冠真的“后劲儿”这么大?虽然结论还未盖棺定论,但科学家们已经开始认真追踪这个线索了。
至于我们普通人,也许该多点留意自己的身体变化——病毒走了,健康意识不能走。

2
与此同时,也有相反的发现
不过,事情还没完,剧情还有反转。就在大家担心新冠可能和癌症“眉来眼去”的时候,有些医生却注意到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现象:一些因为新冠病情严重的癌症患者,他们的肿瘤竟然……缩小了,或者至少长得慢了。
“我们也搞不清楚这到底是真有其事,还是只是巧合,”西北大学胸外科主任、巴拉特医生(Ankit Bharat)表示。他一脸问号:“难道是新冠把免疫系统激活得太厉害,顺带把癌细胞也打了一顿?”

这听起来像是病毒突然变身“兼职抗癌小助手”,让科学家们一时也不知道是惊喜还是惊吓。于是,Bharat 带着他的团队决定进行深挖。2023年11月15日,他们在《临床研究杂志》上正式发表了研究成果。
研究内容听起来有点像科幻电影:他们用人类细胞和动物模型做实验,结果发现——新冠病毒(SARS-CoV-2)在人体内存在时,一种叫“单核细胞”的免疫战士开始表现得和平时不太一样。
正常情况下,这些单核细胞就像是血液里的巡逻兵,发现异常情况会发出警报,有时还能带着“杀癌部队”奔赴战场——也就是肿瘤部位。但事情并不总那么美好,因为有时候,癌细胞会用“洗脑术”把这些单核细胞招安成自己的小弟,让它们反过来保护肿瘤、隐藏肿瘤,像是在肿瘤外修了一圈“隐身墙”。

“就像恶魔召唤了力量,”Bharat 这么形容那些被癌症“收编”的免疫细胞。
但当新冠病毒来了以后,这一切突然反转:病毒会黏上这些单核细胞,奇妙的是,它居然让它们“洗心革面”,重新站回免疫系统这一边,开始干正事了。
“这些单核细胞还是会跑到肿瘤那边,” Bharat 解释说,“但这次它们不是来保护癌细胞的,而是牵来一批‘自然杀伤细胞’——这才是对付癌症的主力部队。”
也就是说,以前是癌细胞洗脑单核细胞,现在病毒把它们“解脑”了,帮忙攻击癌细胞。

科学世界就是这么魔幻现实:谁能想到,一个把全球搞得鸡飞狗跳的病毒,竟然可能在某些时刻、某些人身上,帮了免疫系统一把。不过目前还只是初步研究,未来是否能变成治疗思路,还需要更多验证。
3
后新冠时代应该如何自我防护?
虽然新冠病毒不再天天霸占新闻头条,但它其实还在后台默默“在线”。后疫情时代,我们虽然终于可以摘下口罩喘口气,聚会旅行畅通无阻,但可别以为病毒就彻底“下线”了。
除了新冠的新变种时不时跳出来搞个突袭,甲流、乙流、呼吸道合胞病毒也是轮番上阵,所以,哪怕日子看起来回归了正常,防护意识还真不能打烊。
首先,最简单但最有效的一条——勤洗手,少摸脸。这一条已经是防疫届的老网红了,不需要多高科技,操作门槛低但作用大。我们的手简直是病毒的“接驳站”,摸手机、摸门把、摸电梯按钮……再摸个脸、揉揉眼,病毒直接开进你体内。

其次是一个老生常谈但很多人总忽略的部分——日常养成良好习惯,增强自身免疫力。你的免疫系统其实就是你身体里最强的保镖,只是这位保镖也需要吃好、睡好、锻炼好。长期熬夜、吃外卖、缺乏锻炼,只会让它“脱岗”甚至“罢工”。
如果你发现自己感冒一拖就是十天半个月,或是一进秋冬就连着打喷嚏,那就是免疫系统在“发牢骚”了。多吃蔬果、保持作息规律、适当运动,不仅能提高抵抗力,也能让你在面对流感或其他病毒时少点焦虑,多点底气。
最后,再强调一个很多人容易忽略的软技能——保持信息敏感度。不是让你天天盯着新闻焦虑,而是建议你随时留意一些权威机构(比如疾控中心、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最新疫情动态。如果某地突然出现了新变种毒株,或者出现呼吸道疾病高发期,提前了解。

写在最后
总之,后疫情时代不是“放飞自我”的时候,而是“有自由更要有分寸”的时候。别让病毒钻了空子,也别让自己对健康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