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加拿大联邦大选已进入关键阶段,在竞选过半之际,面对美国加征的高额关税和中国的报复性反制措施,加拿大政坛风云激荡。
近日,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Mark Carney)「暂停」竞选活动,回归渥太华处理政务,但面对多方压力,他的表态显得谨慎而有限,引发了关于其作为领导人应对国际经济危机能力的广泛质疑。
而对于加拿大当前在贸易战中,面临来自中美两方的「双面夹击」左右为难的局面,加拿大西部的省长们则呼吁总理卡尼应该积极寻求与中国谈判。



卡尼回归政务,面对特朗普关税压力
本周五,加拿大总理卡尼出席内阁委员会会议后,短暂出现在公众面前。他强调了特朗普政府新一轮关税措施带来的严峻挑战,尤其提到美中贸易战的升级、「金融环境明显收紧」、全球经济初现放缓迹象以及「加拿大经济,尤其是劳动力市场受到的负面冲击」。
「我们已经指示官员确保下届政府,无论加拿大人选择谁执政,都将为与美国展开谈判做好最充分准备,」卡尼表示,并透露与美国总统达成一致,谈判将于5月初开始。
然而,卡尼随后迅速离开现场,未回答任何记者提问,与他一同出席会议的内阁部长们也保持沉默。这种「保持距离」的态度引发了外界对其政治透明度与危机沟通能力的质疑。
中加关系紧张,西部省长呼吁与中国展开对话
当前,加拿大在贸易战中面临来自中美两方的「双面夹击」。中国对加拿大的油菜籽、豌豆、海鲜和猪肉等出口产品加征100%反制性关税,以回应加拿大支持美国对中国电动车、钢铁和铝材「倾销」行为的指控及相关加税举措。
对此,阿尔伯塔省省长丹妮尔·史密斯(Danielle Smith)和萨斯喀彻温省省长斯科特·莫伊(Scott Moe)在两天内连续发声,呼吁卡尼政府采取更积极的外交手段,以修复与中国的贸易关系。
「你需要更加大胆地主动与中国接触,即使在选举期间,也应该开启外交对话。」萨省省长莫伊直言不讳地说。他指出,省级政府正在积极与中加大使联系,并推动次国家层面的交流,「但最终,还是联邦政府必须站出来,提供接触和解决方案。」

阿省省长史密斯则明确表示,她不认为对美或对中征收报复性关税是有效的解决方式。「在一场贸易战中,没有赢家,」她表示,并公开支持保守党领袖皮埃尔·波利耶夫(Pierre Poilievre),加大对卡尼的政治施压。

「看守政府」与竞选身份交织,引发政治争议
卡尼作为现任总理与自由党领袖的双重身份,也引发了保守党阵营的质疑。
保守党候选人钟迈可(Michael Chong)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批评:「这已经太过分了。看守政府惯例(caretaker convention)何在?枢密院事务办公室又在哪里?独立公务员为何没有给予中立建议?」
【编者注】
「Caretaker government」是一个政治术语,特别常见于议会制民主国家(比如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
它指的是,在大选期间,现任政府虽然仍然执政,但不再推动重大政策、不作长远承诺,以「临时管理员」的姿态维持国家运作,等待选举结果出炉、下一届政府正式组成。
这时候,政府就变成了一个「看守」性质的政府,「看门人」、「临时值班」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在加拿大,每次联邦选举开始时,现任政府虽然技术上仍掌权,但会自我约束,不签署长期协议、不进行敏感外交行为,这就是在履行caretaker convention(看守惯例)。
而这次马克·卡尼在竞选中「暂停竞选、回归总理身份」时就引发争议:他到底有没有逾越「看守政府」的界限?
不过,加尔顿大学诺曼·帕特森国际事务学院宪政专家菲利普·拉加赛(Philippe Lagassé)则认为,卡尼在遵守「克制原则」的前提下,依然拥有完整的总理权限。
「问题不在于『看守政府是否允许』,而应是『看守政府是否会不鼓励』,只要卡尼保持克制,他就有权做任何总理通常会做的事情。」
保守党发力抨击卡尼,强调自身经济治理历史
保守党领袖皮埃尔·波利耶夫(Pierre Poilievre)则趁机质疑卡尼作为「危机管控者」的能力。他指出:「自由党和卡尼的选战策略,就是让你忘记他们的执政记录和物价、犯罪等问题,只记住他承诺能应对特朗普。」

波利耶夫指出,自卡尼执政以来,加拿大面对的美方关税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增无减。「看看现实,其他国家都争取到了特朗普关税的暂停期,加拿大却还在承受更高的贸易压力。」
他还回忆起保守党执政时期,强调斯蒂芬·哈珀与吉姆·弗莱厄提在2008-09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引领加拿大度过难关」,而卡尼当时不过是加拿大央行行长。
加拿大尚未获得缓冲期,报复性关税难解民困
目前,美国对加拿大实施了所谓「边境关税」:包括对非《美加墨协议》(CUSMA)产品征收25%的关税,石油、天然气和钾肥除外(这三类产品征税率为10%);同时,对钢铁、铝材及汽车产品征收25%的额外关税。
作为回应,加拿大也对约945亿美元的美国产品征收对等反制关税,预计可从加方进口商与消费者支付的关税中获得约2400万美元的财政收入。
相比之下,美国白宫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Karoline Leavitt)表示,「已有超过75个国家」主动联系特朗普政府寻求谈判,「他们听从特朗普总统『不要报复』的警告,因此获得了90天的暂停期和大幅降低的『对等关税率』。」
然而,加拿大并未被纳入这份「优待名单」中,谈判仍在筹备阶段,出口商与消费者所承受的压力已日渐加剧。
选战背后的「实战外交」
随着大选进入最后两周的冲刺阶段,如何处理与美国的经贸摩擦、是否对华展开实质性对话,将成为考验候选人外交智慧与经济治理能力的重要关口。

对于卡尼而言,既要承担执政责任,又要面对选战挑战,他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加拿大在这场三方贸易战中的走向。
在全球经济形势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加拿大是否能做到在大国之间保持平衡,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一切还未有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