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
新西兰教育部长Erica Stanford宣布了一项
1亿纽币的教育资金投入!
她表示,这笔1亿纽币的资金投入是为了应对不断增长的学生人数,推动新建扩建项目。同时,该笔资金是通过推动学校建筑设计标准化所“释放”出来的,标准化设计让每间教室的成本下降了28%。
Stanford今天早上还回应了有关新西兰新版性教育课程的相关问题。

同时,今日,
新西兰司法部长Paul Goldsmith表示,
他希望“尽可能放宽”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的限制,
打击零售犯罪。
此话一出,立刻引起“轩然大波”!
一亿纽币怎么花?
新西兰政府早前曾表示,会考虑设立一个新机构来统一管理全国的学校资产。
此前,由新西兰前外交部长、国家党前议员Murray McCully牵头的调查,对政府价值300亿纽币的教育资产组合管理提出了严厉批评。
McCully的调查报告直言不讳地批评了新西兰教育部对该300亿纽币资产组合的管理,指出其在高效、及时建设教育设施方面能力严重不足。
Stanford表示,这笔新资金将用于一系列项目,以缓解学生人数增长的压力,其中包括:
-在Massey新建一所可容纳600人的小学,并设有两个“卫星支持教室”,用于支持位于Te Atatū的Arohanui特殊学校;

-Ormiston Senior College将新增18间教室;
- Scott Point小学(Hobsonville)将新建一栋两层教学楼,共10间教室。

Ormiston Senior College
此外,这笔资金还将用于支持多所毛利理念学校(Kaupapa Māori):
- 罗托鲁瓦的Te Kura Kaupapa Māori o Te Koutu将新增2间教室;
- 吉斯本的Manutuke School将新增3间教室;
- 陶波的Te Kura Kaupapa Māori o Whakarewa I Te Reo Ki Tuwharetoa将新增2间教室;
- Te Kura Kaupapa o Hawaiki Hou(吉斯本)将新增4间高年级教室,并将告别过去7年来一直租用的“不适宜教学”的临时场所,迁入永久校址。
Stanford表示:“所有项目的详细规划正在进行中,预计很快将开始施工。我的首要任务是尽快、高效地完成这些项目。”
她称,这项“重新投资”是通过采用标准化设计和异地预制建造方式,提高新建项目的性价比而实现的。
尽管她的新闻稿没有详细说明节省的具体金额,但声称:
- 平均每间教室的成本降低了28%;
- 教室交付数量增加了30%;
- 标准化或可重复设计的数量增加了35%。
NZ新版性教育课程启动公众咨询
部长主动替学校承压
Stanford今天早上还回应了有关新西兰新版性教育课程的相关问题。
这项一亿纽币的拨款宣布之际,正值新版性教育课程进入公众咨询阶段。Stanford希望这能为因课程调整而感到焦虑的学校“减压”。
她在接受Newstalk ZB电台主持人Mike Hosking采访时表示,对于那些因担心家长反应而不敢主动沟通的学校,政府将直接承担与社区沟通的任务。
她说,公众肯定仍会有激烈争议,但她愿意将所有批评扛在自己身上:“有情绪请冲我来,不要冲你的学校。”(Direct that angst at me, donot direct it at your schools.)
“我宁愿自己来挨骂。”(I'd rather that I'd take the heat on that.)

据悉,这份新课程将在今年晚些时候进行正式公众咨询。
“公众对这件事有意见分歧,这也是为什么要由我来做这件事,而不是把压力给学校。”
Stanford还表示,旧课程已经过时,并要求学校每两年征求一次反馈。她强调:“我们必须明确告诉家长:这就是孩子在学的内容。如果你想提前和老师谈、自己在家教,或愿意让学校教——都由你选择。”
她还反驳了“青春期教育要到中学才开始”的说法,表示新课程从小学五年级起就有涉及。
此外,她也提到,在新版课程中,关于“性同意(consent)”的教育将提前讲授,但涉及性与亲密关系的具体内容将稍后展开。
新西兰要推广“天网”?
NZ司法部长:支持人脸识别应用!
今日,新西兰司法部长Paul Goldsmith表示,他希望“尽可能放宽”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的限制,打击零售犯罪。
不过,反对者担心,这可能导致数据库系统记录人们是谁、去过哪里、与谁在一起,而且警方还可能在无需搜查令的情况下获取这些信息。
目前估计,新西兰每年因零售犯罪损失达26亿纽币,几乎所有(92%)零售商店都曾遭遇过某种形式的犯罪。

而最终疑问是:
人脸识别技术(FRT)到底是防止犯罪的利器?
还是侵犯隐私、未经同意就能跟踪你的手段?
Goldsmith承认这项技术在隐私权方面存在“冲突”(tension),但他仍然支持在打击零售犯罪中使用它。
近期,这项技术曾在北岛25家New World和Pak'nSave超市中试点,帮助防止了约100起“严重危害事件”,但也误识别了9人。
Goldsmith表示:“我倾向于尽量放宽使用,尤其是在试点中我们收到很多强烈正面反馈——这能有效缓解现场冲突。”
“如果你知道有个曾经抢过你十次的人刚进门一分钟你就识别出来,那要比等他推着满车商品准备逃走时再处理要容易得多。”
“我想研究怎么让这项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当然它与隐私法之间确实存在冲突,这正是我们要讨论的地方。”
隐私“冲突”激烈
零售商:希望用面部识别辨认违规者!
新西兰公民自由委员会(NZ Council for Civil Liberties)已明确反对,表示不应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收集如此敏感的信息。

目前,Goldsmith已经提出扩展“公民逮捕权”的计划,而人脸识别技术也被列为新西兰政府下一阶段打击零售犯罪的重要手段之一,此外还包括加强“禁止侵入”法案,以及对盗窃行为实施现场罚款。
Goldsmith还表示,司法部去年曾对《隐私法》进行快速审查,寻找能否解除对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障碍。
隐私专员办公室列出了使用该技术时需考虑的几个方面,包括是否构成不公平或不合理的干扰、个人信息的保存方式和时限等。
如果有人认为自己的隐私被侵犯,他们可以先向涉事组织反映,如果仍不满意,再向隐私专员办公室投诉。
隐私专员Michael Webster目前正在评估超市试点结果,预计将在6月公布。他还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发布一份生物识别技术指南(biometrics code),帮助有意使用该技术的机构确保“安全、公平”,增强公众信任。
指南草案中包括:信息使用的透明义务、禁止“情绪分析”等功能、以及“比例测试”——即收集某人数据是否与其潜在威胁成比例。
新西兰零售业协会(Retail NZ)首席执行官Carolyn Young希望零售商可以使用FRT识别那些曾被发出“禁止侵入”通知的人。
她也承认误识别的风险确实存在,但可以通过手动核实缓解——试点中设定了90%的匹配门槛,之后由两名受过专门培训的员工进一步确认。
在图像质量较差等情况下,还可以通过人工判断来介入处理。

Young还表示,普通顾客的影像通常会被删除,因为他们不会在FRT观察名单上。
新西兰公民自由委员会主席Thomas Beagle指出,最大的问题是比例测试本质上是商家自我设定的:只要他们认为某人“可能构成合理威胁”,就可以无限期保留其FRT数据。

“这就是自我安慰的说辞,”他说。
“没有人会去验证这些说法,除非极少数情况下,有人去隐私专员那儿投诉,最终才有可能由人权法庭介入并要求查看评估报告。但问题是这些报告也不用公开。”
更大的担忧是,FRT数据库可能逐渐积累成庞大的资料库,记录人们的行踪及同行者。
“而警方能否在无搜查令的情况下获取这些信息,我们是否真的能接受?”
对于此事,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