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是甜品师也是烹饪教师,58岁的郭进隆经营着提拉米苏专卖小店Tiramizus De Sensare,30年如一日制作这道经典甜品。 (受访者提供)
30年前,28岁的郭进隆是一家意大利餐馆的帮厨,在那里学会了制作提拉米苏;30年后,他拥有了自己的小店,依然做着这道传统的意式甜品,乐此不疲。
提拉米苏的制作并不繁复,将马斯卡彭奶酪与蛋黄混合打发,盖在吸饱咖啡、利口酒和朗姆酒的手指饼干上,再撒上厚厚的可可粉即可。但对郭进隆来说,越是简单的甜品,选择高品质的原料和用心完成每一个制作步骤,就越是重要。
问他做了这么多年提拉米苏,是否曾有过厌烦时,郭进隆毫不犹豫地说:“绝对不会,我一直不断在研发新的口味。”
年轻时,郭进隆将制作提拉米苏当兼职,在那个网络购物和外卖尚不发达的年代,他靠着一辆电单车运输所有原材料,再骑着车,和孩子一起,把在家里制作的一盒盒甜品送到顾客手上。
对郭进隆来说,那是一段辛苦又甜蜜的时光。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制作的提拉米苏也建立起口碑,订单越来越多。直到疫情期间线上订单暴增,家庭作坊已满足不了需求,郭进隆便和朋友合作,开了一家小店。
郭进隆的小店位于汤申路上段一栋综合建筑的地下三层,位置隐蔽,且只在星期五至星期天营业。他坦言,最大的困难是吸引新顾客,开业头两年,几乎没什么线下生意。“我们只能在社交媒体宣传,也在附近广发传单、贴广告,再靠大家口耳相传,慢慢地才积累了些名气。”
如今每逢营业日,狭窄走道上会摆出桌椅,慕名而来的食客围坐店旁,不时和郭进隆聊聊天、品尝他最近研发的新口味,以及布朗尼和芝士蛋糕等新品。而只要看到陌生脸孔路过门口,郭进隆总会热情地招呼新朋友品尝提拉米苏,也会自豪地介绍冷柜里自己的得意之作。
小店不营业的日子里,郭进隆则在南洋理工学院和新加坡理工大学任教,教授烹饪技巧和厨房运营。“能把几十年积累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年轻人,我觉得是一件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