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来自政治光谱各方的评论人士纷纷呼吁Christopher Luxon在沟通方式上要更清晰些——这是在Andrew Bayly辞职后,他在接受Mike Hosking采访时表现灾难性的回应之后的反应。
由于联合政府和Luxon个人的民调表现不佳,社会上也一度充斥着关于他领导地位的揣测。Janet Wilson曾呼吁Luxon应「回学校补课」,学习沟通风格与信任之间的关联。「有条理的讯息传递不仅能展现领导者的价值观、建立信任,更是一种软实力——如果运用得当,即使原本想法不同,也能说服选民」,她写道。

Luxon冗长的说话风格,常让人感觉像是听了一堆口语上的干絮——虽然说了不少话,但既搞不清内容为何,也看不出有什么用处。他经常把我们——选民、人民、市民——称作「顾客」,又动不动说什么「这不是Kiwi的作风」,但他往往无法说清楚到底什么才算Kiwi的作风,或为何某些行为超出了这个模糊的国民价值概念。
但在昨天早上,Luxon的发言倒是颇有内容。他在惠灵顿商会早餐会上谈及Donald Trump宣布「解放日」关税政策所引发的经济混乱时表示,尽管一些评论者已经「宣称自由市场时代终结」,但他还没准备好「举白旗投降」。
他说:「新西兰人为这些价值和制度努力奋斗了这么久,不可能轻易放弃。正是这些价值和制度让我们的国家与我们所在的区域得以繁荣发展。」
这番话当然还不至于值得办庆功宴或领和平奖,但至少是坦率且有目的性的表达,展现出他对规则为基础的秩序的信念,也体现了许多新西兰人所认同的价值。若以领导者在不确定时代该如何传递讯息来说,这算是三项全中。
就像当年Jacinda Ardern在Trump第一任总统任期内对其态度保持审慎,Luxon如今的表现也同样克制,与所有小型贸易国的领导人一样。近代的新西兰总理都一直努力在主权与经济安全利益之间寻求平衡。
Luxon表示,他将与其他世界领导人通话,讨论「如何合作捍卫以规则为基础的贸易体系」。他提到让欧盟与《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成员携手合作的构想。这个想法曾由工党的David Parker提出,而Parker即将于下月离开国会,结束其作为一位理性温和政治技术官僚的生涯。Luxon若与他站在同一立场,也并非坏事。
你或许对Luxon的言论或他对自由贸易的热爱毫无感动,但在面对一头放纵狂怒、满脑子权威迷思、意图焚毁制度的大熊之际,这些话正是当下所需。
当然,你也完全可以觉得Luxon的企业管理语调既陌生又令人反感。曾在充满企业术语的环境中工作过的人,大多都有许多血泪故事,说明这种语言如何让领导显得虚假、且掩饰无能。但Luxon的背景正是在一个强调规则秩序、全球贸易制度的商业与经济体系中成长的。如果这是他愿意为之奋战的立场,若这也是让他终于能说出有实质内容话语的契机,那他也许能开始向选民真正阐释他所谓的「Kiwi作风」。
他眼前有机会成为一种稳定力量、一位不激怒大熊、也不必明言谴责的「反Trump」领导人。也许,Luxon真的有机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