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中)星期天与约100名居民和学生齐聚大巴窑7巷第9座组屋旁的大巴窑N1公园,为新游乐场做最后安装,象征开幕。 (叶振忠摄)
以本地极度濒危的新加坡溪蟹为灵感,由约2000名大巴窑居民、学生和社区伙伴参与设计和建设的游乐场正式启用。另外三个社区共创的游乐场也将在今年竣工。
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和碧山—大巴窑集选区议员安迪,星期天(4月6日)与约100名居民和区内学生齐聚大巴窑7巷第9座组屋旁的大巴窑N1公园,出席溪蟹游乐场的开幕仪式。
这个新设施取代了大巴窑N1公园内的原有游乐场,并以新加坡河的溪蟹为主题设计,成为继龙头游乐场之后的大巴窑新地标。
另三社区共创游乐场今年竣工
这座游乐场是建屋发展局“社区游乐场共创计划”(Build-A-Playground)下落成的第二个项目。首个游乐场位于三巴旺坎贝拉,2018年启用。接下来,兀兰、白沙,以及大巴窑2巷第99C座组屋旁的社区共创游乐场也将在今年竣工。

新的溪蟹游乐场取代了大巴窑N1公园内的原有游乐场,成为继龙头游乐场之后的大巴窑新地标。(叶振忠摄)李智陞:共创溪蟹游乐场 增强居民归属感
建屋局指出,自2021年以来,当局通过线上工作坊、问卷调查等方式,邀请居民提出设计构想,并投选心仪的主题与设施。
约2000名参与者,包括了1100名来自大智小学和公立培群学校的学生,以及区内120名人民行动党社区基金会Sparkletots幼儿园和职总优儿学府幼乐园(My First Skool)的孩童。此外,也有居民和社区伙伴参与。
李智陞说:“公园的改造,包括独特的溪蟹游乐场,体现了社区如何共同塑造他们的邻里环境。这些项目增强了社区联系,加深了居民的归属感。”
六年级生发挥创意 设计水獭橡胶地面脱颖而出
为鼓励更多居民参与,建屋局去年4月至5月举办比赛,邀请居民设计游乐场的橡胶地面,最后由当时就读大智小学六年级的郑嘉乐,以水獭为题的设计脱颖而出。
郑嘉乐(13岁)受访时说,设计过程中的最大挑战,是确保水獭图案不被游乐设施完全遮挡,因此水獭是以弯着身子的姿势呈现。
“水獭是为了搭配游乐场的溪蟹主题,因为它们同样依水而居,也是许多新加坡人熟悉的动物。”
负责指导学生的大智小学美术老师陈华华(45岁)说,很高兴学生的创意最终得以实现。
“游乐场就在学校附近,相信学生也常来这里玩。通过比赛贡献点子不仅培养他们的归属感,也让他们为社会做出一点贡献。”

大巴窑的新溪蟹游乐场开幕当天,家长与孩子一同为新设施进行最后的小装置。(叶振忠摄)
社区义工、前大巴窑东第二分区居民委员会主席黄耀锐(33岁,土木工程师)也参与设计过程,包括提议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提供适龄的攀爬设施。
他说,参与过程非常充实,让他更了解邻里。“参与这个社区项目的经历非常愉快,大家各自贡献技术和创意,也让我感到自豪与有归属感。”
除了溪蟹游乐场,当局自2023年12月,为大巴窑N1公园展开其他提升工程,包括改善走道与照明、将闲置空间改造成适合宠物活动的区域,并增设社区花园等。这些工程已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