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网购“便利陷阱”!资安专家揭秘信用卡盗刷高风险习惯及六大防护要点

华人资讯
2025-04-07 阅1万+
环球资讯

Pexels

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网络购物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享受便捷购物体验的同时,个人金融信息的安全风险也日益凸显。近期,网络安全服务公司 Fortalice Solutions 的首席战略官梅丽莎·欧蕾莉(Melissa O'Leary)针对常见的网络购物习惯发出警告,强调“储存信用卡资料”的做法极易成为网络犯罪分子的攻击目标。

“便利”背后潜藏危机:储存信用卡信息成网络盗窃温床

曾担任白宫行政办公室负责人兼首席幕僚的欧蕾莉坦言,她理解用户为了简化购物流程而选择储存信用卡信息的便利性考量。然而,她强调,网络犯罪分子窃取信用卡信息的手法层出不穷,一旦受害者意识到账户异常并开始追查,往往已经为时已晚,损失难以挽回。

网络罪犯常用的窃取信用卡信息的七种主要途径:

实体设备失窃: 手机、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的丢失或被盗,可能导致存储在其中的信用卡信息泄露。

公共 Wi-Fi 风险: 在安全性较低的公共无线网络环境下进行网购,容易被黑客拦截传输数据,窃取敏感信息。

恶意软件与间谍软件: 电脑或手机感染恶意软件或间谍软件后,这些程序可能会秘密记录用户的键盘输入、截取屏幕信息,从而获取信用卡详细资料。

数据泄露事件: 商家或服务提供商的数据库遭到黑客攻击,导致大量用户个人信息和信用卡数据泄露。

黑客直接入侵: 经验丰富的黑客可能直接入侵用户的电脑或网络账户,窃取存储的信用卡信息。

账户被恶意接管: 网络罪犯通过钓鱼、暴力破解等手段获取用户的账户凭据,从而登录其网购平台账户,盗用已储存的信用卡信息。

凭证填充攻击(撞库): 这是一种利用在其他服务平台泄露的用户名、密码等凭证,尝试登录用户在不同网购平台账户的网络攻击手段。许多用户习惯在不同网站使用相同的账户密码,这为撞库攻击提供了可乘之机。

在上述多种窃取手段中,欧蕾莉特别强调了“凭证填充攻击”的危害性,提醒用户切勿在不同平台使用相同的账户密码,以免“一处泄露,处处遭殃”。

针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欧蕾莉提出了六项切实可行的反制措施,帮助用户保护个人金融信息,降低信用卡被盗刷的风险:

立即停止储存信用卡资料: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防护手段。避免在任何网购平台或应用程序中保存完整的信用卡信息。

善用加密工具与安全支付方式: 使用密码管理器等加密工具安全地保存个人密码,避免在不同网站使用相同密码。优先选择如苹果钱包(Apple Wallet)等具有tokenization(令牌化)技术的安全支付方式,这些方式在交易过程中不会直接暴露您的真实信用卡号。

启用双重验证(2FA): 为您的网购平台账户以及邮箱等重要账户启用双重验证功能,即使密码泄露,也能有效阻止未经授权的登录。

定期检查银行和信用卡账单: 养成定期查看账单的习惯,及时发现并报告任何异常交易。

安装信誉良好的防病毒软件: 在您的电脑和手机上安装并定期更新来自知名厂商的防病毒软件,以防御恶意软件和间谍软件的侵害。

谨慎对待不明文件与链接: 在下载任何文件或点击任何链接之前务必仔细核实其来源,避免点击可疑的电子邮件附件或不明网站链接,防止遭受网络钓鱼攻击。

特殊情况下储存建议:最多一张,首选信用卡

欧蕾莉最后建议,如果用户确实认为储存信用卡信息能够带来便利,那么务必遵守“最多只存一张卡”以及“存信用卡而非借记卡”的原则。这样做不仅更容易监测到可疑交易,而且信用卡通常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完善的追偿机制,即使发生盗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银行账户被完全掏空的风险。


													
  • 内容来自网络,若违规或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 环球资讯
  • 栏目简介
  • 0
  •  
相关精彩
热门评论
☆ 下载最新留园手机客户端,更快更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