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克兰市议会上月宣布,计划对北岸AF Thomas 公园(即Takapuna高尔夫球场)的土地加以开发,使其在暴雨期间充当蓄洪区,以提升Wairau 和 Milford的防洪能力。
这两个社区在2023年“奥克兰周年周末特大洪灾”中受灾严重,导致两人遇难,131个房屋被毁。
市议会:高尔夫球场改造湿地
该提案计划将Takapuna高尔夫球场一半的土地(20公顷)改造为湿地,该俱乐部每天接待超过500名访客。
俱乐部发言人Stephen Dowd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湿地提案公布之前,市议会已暂停了俱乐部的租约续签谈判。
他对市议会的提议表示不解。
“根据我们的经验,该球场已经能够容纳相当大比例的雨水,我们认为,通过增设一系列小型湿地,就可以显著增强储水能力,而无需建成一个大型蓄水池。”
根据市议会的方案,改造后的湿地蓄洪区能容纳5.5亿升洪水,相当于220个奥运标准泳池的水量,待溪流恢复正常后再将水排入大海。
然而,该湿地项目让高尔夫俱乐部面临生存危机。市议会尚未决定是否允许继续在公园内保留高尔夫球运动。

俱乐部自救
为了扭转命运,Takapuna高尔夫俱乐部提出了一项新设计,希望让球场得以保留。
俱乐部提出了“干式蓄水池”(dry storage basin)设计方案,而不是将公园改造为湿地。
这一方案包含1.8公里的步行与自行车道,未来有可能与北部通道(Northern Pathway)相连,并种植20公顷本土植被。
该设计由新西兰高尔夫球场建筑师、全球知名球场改造专家 Kristine Kerr 负责,她专长于锦标赛球场及精品改造项目。
专家:市议会方案存在缺陷
CivilPlan Consultants 工程总监Ryan Pitkethley 表示,该设计通过调整球道坡度,可在暴雨期间存储并缓慢释放洪水,避免对当地基础设施造成压力。
该方案的蓄水能力与市议会的湿地方案相同,但提供了额外的生态、休闲、运动等多重功能。
“这个方案不仅达到了市议会的防洪目标,还通过整合生态保护、休闲空间和骑行步道等优势进一步优化了设计。”
“与其拆除这个承载社区记忆的场所,不如让它升级为多功能空间,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
他补充道,市议会的湿地并非最佳蓄洪方案,因为它们始终处于湿润状态,无法高效应对突发性洪水。
市议会:已考虑多种方案
3月时,奥克兰市议会可持续发展合作部主管Tom Mansell表示,市议会已考虑了多种防洪方案。
“我们评估了一系列干预措施,目标是在短期和长期内最大程度减少洪水风险。其中一项提议是将高尔夫俱乐部所在地AF Thomas Park改造为集休闲与蓄洪功能于一体的湿地公园。”
“在该方案中,改造后的公园将成为蓝绿生态网络的一部分,日常可供社区使用,同时在极端暴雨期间发挥蓄洪作用,类似于Northcote的Greenslade保留地。”
两套方案成本相当
在本周举行的市议会交通、韧性与基础设施委员会会议上,Takapuna高尔夫俱乐部规划顾问 David Haines 也表示,采取措施应对未来洪灾是刻不容缓的。
Pitkethley 在会上指出,虽然俱乐部方案的具体成本尚未确定,但预计与市议会方案相当或更低。此外,继续运营高尔夫俱乐部还能产生收入,用于公园的长期维护。
Haines 强调,该高尔夫球场一向以包容性著称,欢迎各类人群参与,而其他俱乐部通常需要会员资格,且等待时间可能长达数年。
居民:尽快采取行动
与此同时,Milford居民协会也在会上发言,表示无论最终采用哪种方案,都希望能尽快实施,避免2023年洪灾的惨剧重演。
协会联合主席 Debbie Dunsford 表示,许多当地居民仍心有余悸,当时洪水来得毫无预警,导致很多人被困家中,需要救援。
她回忆道,一名90岁的老太太被困家中,最后靠垃圾桶被救出,而另一些人则用冲浪板逃生。
洪灾后的清理工作,以及与保险公司交涉、房屋修缮等问题,给许多家庭带来了极大压力。一些居民甚至被迫搬离原本的“终身居所”。
联合主席 Norma Bott 也表示,Milford 居民需要政府的保证,确保灾难不再重演。
“行动拖得越久,面临风险的人就越多。”
海外建材获准进入新西兰
有望激活市场竞争
随着政府放宽海外建筑材料进口法规,到7月将有超过1.2万种新建筑产品进入新西兰,到年底这一数字可能达到25万种。
《建筑(海外建筑产品、标准和认证方案)修正法案》在本周通过,届时国际标准和认证将被允许进入新西兰市场。
建筑与施工部长Chris Penk表示,石膏板、保温材料以及混凝土,可能将成为首批引入的新产品。

建筑与施工部长Chris Penk
他指出,这一变化将涵盖常见的建筑材料,并带来市场竞争的提升以及创新优势。
2022年,新西兰商业委员会的一项研究发现,建筑产品供应市场缺乏竞争。
Penk强调,进口产品将按照“相同或更高”的国际标准进行评估。
“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不会降低。”
“我们会关注紫外线耐受性、抗震能力,以及其他国家的气候条件是否与新西兰相似,从而谨慎制定相关法规。”
Easy Build Homes公司董事Mike Fox表示,公司将对即将进入市场的产品进行尽职调查。
“对于我们这样大规模建房的公司来说,确保引入的新产品经过严格检测并且在海外没有出现问题至关重要。”

过去,新西兰对海外建筑产品的审验机制繁琐漫长,有时周期甚至长达两年,没有开发商经得起这么长的工期拖延。
去年4月,政府放出三招,直击进口受阻和官僚形式等行业痛点。
首先,对于受信任的海外国家或地区,承认其建筑产品的标准,而无需新西兰设计师或建筑商自行验证标准。
第二,如果海外标准等同或高于新西兰标准,建筑许可机构需接受符合此类海外标准的产品。
第三,只要是声誉良好的海外认证系统批准的建筑产品,都将获准在新西兰使用。例如,在批准了澳洲的WaterMark认证系统后,其认证过的20万件产品将立即获准进入新西兰。
总理Christopher Luxon当时表示,新西兰不应排斥进口国际产品。
“世界上其他国家正在建造很好的住房,这些国家的标准与新西兰相同,甚至更好”。
Penk称,自 2019 年以来,新西兰的建房成本上涨了 41%,而新政将为引入海外建材扫清障碍,从而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