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交局突击芽笼一零售商 充公六辆违规电动脚踏车

联合早报
2025-04-05 阅4万+
环球资讯

陆路交通管理局执法人员星期三(3日)下午突击芽笼一家零售店,检查里头的电动脚踏车或个人代步工具是否合规。 (陆路交通管理局提供)

陆路交通管理局突击芽笼一家零售商,查出店家有11起违例事项,并充公六辆电动脚踏车。

活跃通勤工具近年日渐普遍,使用者在路上违规骑行、使用第三方或非原装电池等部件带来了安全隐患。为了遏制此情况,当局不时对零售商展开抽查,取缔不合规格的活跃通勤工具。

星期三(4月2日)下午,陆交局对芽笼的一家零售商展开突击行动,在历时数小时的行动中,执法人员逐辆检查了店里所有电动脚踏车(Power Assisted Bicycles,简称PAB)和个人代步工具(Personal Mobility Device,简称PMD)。

针对这起突击行动,陆交局星期四(3日)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经检查后,当局揪出零售店有11起违例事项,其中包括出售未经注册的电动脚踏车、没有为电动脚踏车安装注册车牌,以及改装电动脚踏车。当局也充公了六辆电动脚踏车,调查工作还在进行中。

陆交局也透露,活跃通勤执法人员今年1月在义顺、坎贝拉和乌美一带的零售商展开抽查,没收20台不合规的通勤工具,并发现29起违例事项,包括展示和保留不合规的工具等。

陆交局的数据显示,去年有约1000辆不合规的活跃通勤工具被充公。同一时间,在针对商家的行动中,也发现约17起售卖不合规通勤工具的违例事件。

常见违例行为包括 非法安装油门更换电池

陆交局执法副署长薛健文说,当局严厉看待任何售卖或使用不合规活跃通勤工具的行为。这些不合规的工具,尤其当被改装来提升速度时,会对公众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此外,任何改装也将导致工具的安全认证失效。

“我们促请活跃通勤工具用户切勿使用不合规的工具。这包括不要使用第三方或非原装的部件。”

他说,当局发现的一些改装行为包括非法安装油门(throttle)和更换使用电池等,“陆交局将继续观察情况,并采取必要的执法行动。我们也将继续向公众宣导安全信息,以保卫我们的住家和公众的安全。”

去年67起涉活跃通勤工具火患 比前年增逾两成

新加坡民防部队数据显示,去年有67起涉及活跃通勤工具的火患,比前年的55起增加逾两成。

在这之中,涉及电动脚踏车的有31起、个人代步工具25起、行动辅助工具(Personal Mobility Aids,简称PMA)11起。除了电动脚踏车火患数量下跌外,其余两项都上升。

民防部队早前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涉及火患的多台活跃通勤工具都经过改装,包括安装额外电池等。“安装额外电池会改变器材原有的设计,使安全认证失效,增加火患的风险。”

根据活跃通勤法令,若使用不合规的活跃通勤工具,会面对最高1万元罚款,或坐牢最长六个月,或两者兼施。重犯者会面对最高2万元罚款,或坐牢最长12个月,或两者兼施。


													
  • 内容来自网络,若违规或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 环球资讯
  • 栏目简介
  • 0
  •  
相关精彩
热门评论
☆ 下载最新留园手机客户端,更快更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