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华银行义工维克兰特·沙玛在课后进行的半天工作坊上,指导康林小学的学生操作迷你无人机。(特约摄影谭淑慧摄)
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往往较难接触到数码技能相关的课外教育。因此,为他们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至关重要。
《信守相伴 诚挚如一》系列将探讨大华银行如何与社区、客户和员工并肩同行,为他们带来具有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本篇将介绍来自经济弱势群体的孩子如何通过参与数码学习营,掌握编程、机器人技术和数码美术等数码技能。
10岁的雷卡尔(Rayqal)屏住呼吸,望着他的迷你无人机迅速升空。它直冲康林小学(Sengkang Green Primary School)室内体育馆高耸的天花板。
周围的朋友兴奋地欢呼、惊叹,迫不及待地想在大华银行(UOB)企业义工的指导下尝试操控无人机。
然而,雷卡尔的无人机却突然俯冲坠落,发出“砰”的一声。
这名小三学生双眼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说:“让无人机飞上去很容易!我能飞得又高又远,但要(平稳地)降落就难多了。”
这次是雷卡尔首次操控无人机。这场充满趣味的课外活动,让他暂时跳脱上课与写作业的日常活动。

数码学习营旨在帮助低收入家庭的孩童掌握编程、机器人技术和数码美术等数码技能。(特约摄影谭淑慧摄)
他是1000名参与数码学习营(My Digital Bootcamp)第四期活动的学生之一。这一期的活动于今年1月启动,旨在通过动手实践,让低收入家庭的孩童掌握编程、机器人技术和数码美术等数码技能。
数码学习营由中区社区发展理事会,并获得大华银行(UOB)赞助。
该计划以两个全天或四个半天的训练营形式展开,面向中区的25所小学及社区和基层组织。
创意练习:科技与想象力的结合
1月16日举行的无人机飞行活动,是康林小学60名学生参与的四场半天工作坊中的第二场。活动安排在放学后的下午进行。
在上一周的首场活动中,学生们使用3D笔创作数码艺术。3D笔的原理类似胶枪,通过加热和融化塑料丝,让使用者能画出立体图案,并将作品从平面“提起”。
但这不仅仅是一次创意练习。学生们接到了一个任务:使用3D笔制作一个能打败黑客的物品。
雷卡尔有什么解决方案?他想到制作一个“毒盒”,并为它涂上了绿色和黑色两种颜色。
他解释道:“它会(喷出毒气)让黑客晕倒,这样我们就能夺回(被他骇入的)电脑。”
大华银行集团企业社会责任主管陈怡恬(52岁)表示,这一期的数码学习营活动围绕两个故事主题展开,即“数码守护者”与“科技先锋”,而学生可以参与其一。
“这些故事让他们通过数码方式或解决方案,破解现实生活中的挑战,例如网络安全问题。”
为什么网络安全很重要?雷卡尔的答案直截了当:“这样黑客就拿不到我的信息。”
相比之下,虽然雷卡尔更喜欢操控无人机的刺激感,但他的同班同学凯瑞娜(Qairina)最喜欢的,还是数码美术教学。
这名10岁女孩说:“我喜欢画画。”她经常在家和四个弟妹一起画画,他们的年龄介于四岁至七岁。
数码营提供公平学习机会
中区市长潘丽萍表示,数码学习营提供免费、易获取、以技能为导向的工作坊,让任何背景的孩童都有机会接触未来所需的数码技能。
该计划是中区社区发展理事会“技能创前程青少年计划”(SkillsFuture Junior)的一部分。
潘市长说,数码学习营也与我国推动终身学习的技能创前程计划相辅相成。
“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往往较难接触到数码技能相关的课外教育。”这可能是因为家中缺乏科技设备、对先进数码概念接触较少,以及缺乏实践学习的机会。
“这些障碍可能会让他们在数码化时代落于人后。”潘丽萍强调,提供公平学习机会至关重要。

随着第四期活动顺利完成,数码学习营将惠及超过4500名儿童。(特约摄影谭淑慧摄)
过去五年,数码学习营已惠及超过3500名儿童。随着第四期活动的完成,预计这一数字将突破4500名。
此外,每位学生也会获赠一个数码创作工具包,其中包含micro:bit和配有传感器、3D笔、构建遥控胶合板罐及编码软件等工具,让他们能在家继续练习所学技能。
大华银行集团企业社会责任主管陈怡恬表示,数码学习营是“大华银行我的数码空间”(UOB My Digital Space)计划的一部分,这是该银行的旗舰区域教育项目。
“大华银行我的数码空间”于2020年推出,旨在缩小低收入家庭及特需儿童面对的数码鸿沟。
该计划覆盖新加坡、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七个市场。
陈怡恬表示,该计划通过工作坊及膝上型电脑等数码工具,为这些儿童提供学习机会,协助他们迎接数码化未来。在2024年,该计划已惠及近1万5000名儿童。
义工为孩童打气
在教室里,学生们分成五人一组,兴奋地站在用扫帚标记的起跑线后。
他们刚刚在学校的室内体育场练习了一个小时,现在是时候在迷你无人机比赛中一展身手了。
他们的任务是:每个小组派出一人充当“飞行员”,操控无人机飞越教室的宽度。

学生们新学到的无人机飞行技巧在友谊赛中派上用场。(特约摄影谭淑慧摄)
在一旁为他们加油打气的,包括来自大华银行的企业义工——集团策略通讯与品牌部属下洞察分析与转型组的高级副总裁维克兰特·沙玛(Vikrant Sharma,41岁)。
为了让比赛更具互动性,沙玛和其他大华银行企业义工特意将这次活动设计成一场友谊赛。
沙玛说:“一些孩子(一开始)有些紧张,显得不太确定,但在队友的指导和鼓励下,他们渐渐建立了信心。”
除了比赛的乐趣外,沙玛认为,数码学习营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让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接触不同的科技,并探索自己的兴趣。
他说:“对于一些孩子来说,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他们可能无法获得这样的学习机会。”
自2018年加入大华银行以来,沙玛已参与超过五个志愿服务活动,包括由本地慈善机构儿童许愿井(Children’s Wishing Well)主办、大华银行支持的“Fresh gRoceries for Every Student’s Home”(简称FRESH)计划。
中区市长潘丽萍表示,企业合作对于数码学习营等项目的成功进行至关重要。“自2019年以来,大华银行已捐赠200万元(给该项目),惠及超过3500名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儿童。”
随着工作坊接近尾声,教室里依旧充满兴奋的讨论声。学生们热烈交流自己的体验,并分享操控无人机的技巧。
雷卡尔咧着嘴笑说:“真是太好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