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随着新西兰各地温度渐渐转凉,白天在一天比一天短,
冬令时也悄然而至。
从本周日(4月6日)凌晨3点开始,
新西兰将正式进入冬令时,持续到2025年9月28日周日的凌晨2点。
进入冬令时,除了多睡一小时外,也让新西兰与中国的时差从5小时变成了4小时,与不在新西兰的家人联系时还请注意下时间。

调时钟时也需要注意,智能设备如手机,会在凌晨3点自动调时至凌晨2点,以适配新西兰时间,无需手动调节。
但非智能的时钟、手表需要自行调节。举个例子,大家可以在冬令时到来前的晚上将非智能设备手动调慢1小时,例如从晚上11点调至晚上10点。
来到新西兰之后,
许多华人开始逐渐适应当地生活,
那么,你了解新西兰的时制吗?
历史上,采用冬夏令时制的国家和地区最多时曾有超过140个,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取消多时制。
中国也曾推行过夏令时,后来也放弃了。
新西兰未来会实施单一时制吗?
夏时制的发明一波三折
最早竟是战时特别安排
夏令时制(Daylight saving time)的初衷是为了降低能源成本,但这段发明的历史其实还挺波折。而推动这项发明的人里面,竟然还有一位新西兰人。
最早有夏时制构思的是美国政治家、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他在任美国驻法国大使期间,由于习惯于当时美国农村世家的早睡早起生活,早上散步时看到法国人10点才起床,夜生活过到深夜。
于是他在1784年给《巴黎杂志》的编辑写了一封信,信上说法国人的生活习惯浪费了大好的阳光,建议他们早睡早起,说每年可以节约6400万磅蜡烛。

但富兰克林当时并没有建议实行夏时制,只是建议人们应该早睡早起。因为当时根本还没有统一的时区划分。不过,夏时制在英语里就是“节约阳光时间”(daylight saving)的意思。
后来,又有一位新西兰昆虫学家George Vernon Hudson提出,应该把时间调整2个小时,这样下午以后的时间更长。

直到1907年,英国建筑师William Willett向英国议会提出一个完整的夏时制的构思,他的构想是时间调整80分钟,主要为了节省能源和提供更多的时间用来训练士兵,但英国议会经过辩论没有采纳。由于其名声不及富兰克林,很多人们都将富兰克林当为夏时制的发明者。
真正开始施行夏令时的第一个国家是德国,一战期间,德国人从能源角度考量认为施行夏时制后对战争更有利,于是在1916年开始施行。

德国人先行后,英国因为怕德国会从中得到更大的效益,因此紧跟着也采取了夏时制,当时夏时制节省了约15%的煤气和电力,为了弥补亏损,电力公司和煤气公司也将价格提高了15%,而法国不久也效仿实行。
一战结束后,各国纷纷抛弃了夏时制,但是到二能源又产生紧张局面,夏时制再次被各国采用。
越来越多国家
开始抛弃夏令时制
历史上,采用冬夏令时制的国家和地区最多时曾有超过140个。而目前,世界上还在坚持冬夏令时来回来去切换的国家和地区,只有不到40%了。
中国在1986至1991年实行了六年的夏令时,后来也放弃了。
即便是那些还在使用夏时制的国家和地区,也经常会传出取消这一制度的声音。

截图源自dw
早在2019年,欧洲议会就投票结束统一的夏令时制。虽然截止2023年,仍有大部分欧洲国家尚未决定是否应废除本国的夏时制而继续沿用,但根据一份此前的网上调查发现,在受访的460万欧洲民众中,有超过80%的人希望取消时制转换。所以,即便在欧洲,这也是大势所趋。
欧洲人反对夏令时制的主要原因是,时钟的频繁更改会扰乱人体生物节律,可能对居民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在美国,一项研究发现行车事故在夏令时制切换时会有明显上升。
下面这张图是全年的日出日落时间变化图,可以看到夏时制引起的日出日落时间的巨大变化是非常“反人类”和突兀的。

说回新西兰,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新西兰对夏时制“情有独钟”呢?
为什么新西兰还在沿用
冬夏令时?
其实,冬令时才是新西兰的标准时间。而1927年,新西兰引入了夏令时(又称日光节约制),之后曾一度废止。直到70年代中期,夏令时才再次被试行,并最终在1975年重新引入。
2006年,新西兰开展了一场关于夏令时的公众辩论,随后一份延长夏令时的请愿书被提交给了国会。该请愿书后来获得通过,故而现在新西兰从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到4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实行夏令时制。
最开始是目的是在夏天日照较长的时候,尽可能让人们使用日光照明,从而减少能源的消耗。

图源新西兰旅游局
除了降低能源消耗,夏令时的实施还能减少交通事故。因为人们在日间开车的时间增多,并且夏令时也能减少犯罪率,一般来说犯罪实施者都会在夜间行动,这对罪犯实施犯罪有威慑作用。
此外不少国家的零售业都对夏令时表示欢迎,因为商店都关门很早,夏令时可能相应地可以增加销量。
不过一年两次调时钟,确实会让人觉得很麻烦,这也就是为什么新西兰自打引入夏令时那天起,民间就一直有人抱怨。
不过,既然新西兰一时半会无法废除夏时制,那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努力去适应才是比较务实的做法。
如何更好适应冬令时“时差”?
研究表明,人的身体可能需要两周左右才能完全适应1小时的时间改变,因此提前准备或慢慢适应新作息,可能会对改善冬令时时差有一些帮助。
这里天维菌提供一些小建议,帮你在时制变更后获得更好的睡眠。
1.限制咖啡因摄入。如果可以,为夏令时的最后一杯咖啡(或任何其他含咖啡因的饮料)设一个“截止”时间。
2.不要在饱食的状态下睡觉。如果可能,晚餐后至少待个两小时再上床睡觉。随着天黑得越来越早,这点可能有点难以实现。可以吃一些有助于睡眠的食物,像是牛奶、禽类、核桃、燕麦、香蕉、蜂蜜等。
3.限制酒精摄入。尽量每天喝不超过1-2个标准杯(一个标准杯的饮酒量相当于摄入14克纯酒精)。虽然酒精有镇静作用,可以帮助你入睡,但它往往会导致半夜醒来和睡眠中断。
4.遵守规律作息。坚持固定的睡前程序有助于养成一种习惯,来自动向大脑和身体发出要睡觉的信号。
5.洗温水澡。专家发现,用温水淋浴或泡澡有助于在睡前放松。
6. 少玩手机。从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中发出的蓝光会破坏人体自身的夜间自然睡眠反应。
你支不支持现行的双时制?如果不支持,你觉得应该保留哪个时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