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Ibuprofen),作为常见缓解疼痛和抗炎的药。最新研究显示,布洛芬可能还有更深远的生理作用,甚至有潜力用于预防某些疾病。

布洛芬竟能影响“甜味感知”?
美国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的研究团队在最新一项研究中发现,布洛芬不仅仅作用于炎症和疼痛通路,还能干扰人体对糖的感知和代谢过程。研究由该校的保罗·布雷斯林教授(Prof. Paul Breslin)带领完成,结果令人惊讶。
研究表明,布洛芬和另一种常用止痛药萘普生(Naproxen)可以抑制人体内对甜味具有感知能力的受体。这些“甜味受体”不仅存在于口腔中,还广泛分布于身体其他组织,在血糖识别与处理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据布雷斯林教授介绍,即使是普通剂量(如常规服用后的血液浓度),布洛芬就能显著抑制这些受体的活性。
研究团队还通过实验观察到,在参与者用布洛芬漱口后,他们对甜味的感知明显减弱。换句话说,服用布洛芬不仅会“减弱”我们对糖的味觉体验,也可能在身体内部影响糖的吸收与代谢。
早前已有研究暗示,长期服用布洛芬与某些慢性病的风险下降相关联,包括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和结肠癌。但其中的机制一直不明。如今,这项新发现为这些联系提供了一个合理解释:甜味受体的抑制作用可能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
如果这一机制能在后续研究中得到验证,布洛芬或许能被赋予全新用途——不仅仅是治疗症状,而是在预防代谢类疾病(尤其是糖尿病)方面发挥作用。
不过,研究团队也提醒,这项研究仍属于基础研究阶段。布洛芬能否真正用于糖尿病的预防,仍需通过更多临床试验加以证实。随意或长期服药也可能带来副作用,因此尚不建议将其作为预防手段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