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ving.sg去年筹8700万元 善款减少但捐赠人数微增

联合早报
2025-03-28 阅3万+
环球资讯

“益心意善”(State of Play)会展配合乐善之城峰会同步举行,旨在与企业与慈善机构连接。峰会主宾唐振辉(左二)参观会展时,在拥抱社区服务(HUG Community Services)展位了解疗愈犬服务。 (邬福梁摄)

本地筹款平台giving.sg去年共筹到8700万元,比2023年的9460万元少了大约8%。捐款人数与往年相仿,但平均捐款减少了,相信同生活费上涨、经济放缓等因素有关。

giving.sg平台由全国志愿服务与慈善中心运营。中心总裁苏钊耀星期四(3月27日)在第二届乐善城市峰会(City of Good Summit)上说,虽然平台去年全年筹得的善款较往年少,但12月份筹得2720万元,12月31日那一天更筹到390万元,分别创下单月和单日善款新高。

中心的捐赠用户与市场发展副总监伯恩(Gemma Byrne)受访时说,尽管去年这平台筹到的善款减少,但捐赠人数并没减,反而稍微增加。“我们分析认为,是生活费上涨等经济大环境因素影响人们的捐款额度……不只是giving.sg,其他平台和慈善机构也观察到类似情况。”

伯恩透露,今年首两个月的捐赠数据比去年同期高,维持自12月以来的强劲势头。“这都是令人鼓舞的好迹象,说明国人和企业依然乐善好施。”

去年共有700多家慈善机构通过giving.sg受益,多过2023年的大约660家;平台的注册会员也从前年的64万人增至去年的大约67万7000人。

为了帮助慈善机构提高筹款效率,全国志愿服务与慈善中心举办首届“筹款论坛”(Fundraising Forum),分享筹款经验和提供指导,并帮助机构与资助者建立联系。

天主教福利协会的代表黄清河在会场受访时说,希望能在论坛上结交理念相近的慈善机构,并探讨合作可能,以及如何吸引更多年轻群体捐款或加入慈善事业。

唐振辉:衡量国家发展标准 走在最后头者取得的进步

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兼律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在乐善城市峰会上致辞时说,在庆祝建国60周年之际,除了用经济增长或科技发展衡量国家的进步,更要关注社会结构的巩固度和韧性,要创造具包容的社会,确保没有人落下。“衡量国家发展的标准应该是,看走在最后头的人取得了怎样的进步。”

他指出,政府会持续确保有相应的政策和资源,为有需要的群体提供帮助。他呼吁个人、企业和社会群体携手合作,共同打造仁爱、团结且有韧性的社会。

在全国志愿服务与慈善中心、淡马锡基金会和新加坡赛马博彩管理局共同推出“民间自组志愿服务团体共取胜”(BAGUS Together)计划下,志愿团体32 Pages去年为正华区30个有四岁至10岁儿童的家庭,提供情绪学习和阅读课程,帮助这些孩子学习如何理解自己的情绪,如何与他人沟通。

负责设计课程的32 Pages联合创办人陈安(25岁,心理师)受访时说,这个合作计划帮助机构更好地确认有需要的家庭,也提供所需场地等资源。她说:“看到孩子们参加课程后有进展,逐渐打开心扉,愿意和志愿者分享情绪和想法,跟家人的关系也更融洽,我感受到公益事业的意义。”

配合建国60周年,全国志愿服务与慈善中心也与公益金的全国分享计划(SGSHARE)合作,推出多个支持不同群体的筹款项目。


													
  • 内容来自网络,若违规或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 环球资讯
  • 栏目简介
  • 0
  •  
相关精彩
热门评论
☆ 下载最新留园手机客户端,更快更便捷! ☆